讓秘魯賺進大把鈔票、靠旅遊業維生的,就是印加帝國的 馬丘比丘 (Machu Picchu),那是500年前印加時代留下來的一片完整遺蹟,座落在距庫斯科約100公里的山間。
- 馬丘比丘是什麼?
馬丘比丘並不是當時的一個城市,而是一個皇族的度假小村,地理位置較隱密,也因為山中地勢險峻,附近並無老百姓居住,而皇族們只在特定的季節才來到,所以長期居住的只有管家和僕人約七、八百個人而已。
整個山城包括了皇族居住的宮殿和僕人的住屋,還有一部分是神殿,祭司敬拜和獻祭的地方,因為印加帝國的皇族和宗教密不可分,所以他們在的地方就會有最多、最高等的宗教活動。
進出馬丘比丘的路只有一條,在西班牙人進攻南美洲後,印加人刻意斷了這條道路,好讓西班牙人沒辦法找到馬丘比丘,也才因此完好的保存了這個巨大的皇家別墅。
建立馬丘比丘是個龐大的工程,印加人僱用當地的原住民來搬運材料,他們需要翻山越嶺,把石頭從四處背來,雖然身材矮小,但嚼食古柯葉使他們精力充沛(也許就像現代使用古柯鹼的人一樣),剷平地面之後,印加人使用最擅長的建築技術,測量並裁切石塊,精準的把它們拼砌在一起,用無黏著劑的石砌方式建造起馬丘比丘所有的建築物。
- 馬丘比丘的發掘
當地的居民一直都知道馬丘比丘的存在,但是這些藏在植物中的舊石牆對他們來說並沒有意義,這個區域有很多類似的遺蹟,不需要大驚小怪。
1911年,當地人帶著一位美國學者來到馬丘比丘。當時整個山已全部被植物覆蓋住了,但他仍然注意到那些大量的石牆,並發表了相關的報告,直到這時,這個印加帝國留下的龐大遺蹟才被西方國家知道。後來,經過許多的整理和恢復,才有我們今日看到的馬丘比丘,並在80年代時成為世界遺產,也帶來了大量的遊客。
現在,秘魯政府為了保護它,除了限制每日入園的人數,也嚴格的控管出入的人員和時間,門票更是不便宜。
▼ 我們買的明信片,上面印著二十世紀初期照片,馬丘比丘被發現後,學者和幾個當地人清理了已長滿的樹叢,遺蹟才比較清楚的顯露出來。

- 現在的馬丘比丘
現在的馬丘比丘,除了屋頂已經毀壞了之外,幾乎整個當時建造的小山城都還保存著。
這個在外圍梯田上的拍照點,就是最出名的馬丘比丘照片的取景點,可以看到整個遺蹟和後面的瓦納比丘,很棒的是,當我們來到這裡時,原本的陰天已經轉晴,一眼望去看到的比照片更美。
印加人的建築功力再強,也沒有辦法贏過大自然的厲害,仍然有少部分的遺蹟因為地震而坍塌,有些是屋頂的兩邊,有些是房間內的設備。在整理時,因為沒辦法判定石塊本來的位置,但又不能把它們移出馬丘比丘,所以就把這些石頭聚集在一起,一堆一堆的放在地上。
▼ 左下方就是一堆已經塌了的巨大石塊,馬丘比丘後面的山被稱是印加人看著天空的側臉。

馬丘比丘在山地上,不容易務農,出產很難夠800人吃,所以大部分的糧食所需都是從庫斯科運送來的。不過,在主要建築群的外圍還是可以看到印加人用石牆修建的一層層的梯田,主要用來種玉米和馬鈴薯,他們也做一些農業方面的實驗和研究,種植數百種不同的馬鈴薯。
▼ 遠處是一整個坡的梯田,有些建築物前也有平台,據說他們會用來種花。

▼ 有些牆的石頭大的驚人,很難想像印加人建造房屋時的浩大工程。

▼ 駱馬無所不在!其實,馬丘比丘的海拔只有2400公尺,對於駱馬來說太低了,但是在這種重要的觀光景點一定得放幾隻,好讓遊客感覺身在南美洲。

有趣的是,我們去的那天早上下著雨,一直到十點多之後天空才放晴,所以我們正好看到了馬丘比丘排水系統的實際運作情況。
雨水被聚積在小水溝裡,從我們腳下踏的石頭路旁或石階下流過,完全沒有積水的問題。500年前,印加人就已經完整的設計了整個山城的的排水系統,到今天都還照常使用,真是厲害。
如果千里迢迢去了馬丘比丘,那一定要上瓦納比丘,絕對值得!
☀
- 瓦納比丘(Wayna Picchu)
瓦納比丘是印加人側臉的鼻子,也就是馬丘比丘後面最高的一座山。
*小知識:比丘(Picchu)這個字在奇楚瓦語(Quechua)中是山的意思,而馬丘(Machu)是古老,瓦納(Wayna)是年輕,所以馬丘比丘和瓦納比丘在他們的語言中,就是代表古老的山和年輕的山。
印加人在瓦納比丘的山頂從事瞭望工作,用來保護馬丘比丘,同時也是最高階級的祭司住的地方,因為印加人覺得越高的地方就和神越靠近,所以祭司要住在最高的山上好親近神。
上山走的路幾乎都是印加時代建的,沿著山彎彎曲曲的往上,最後的路比較難走,石頭階梯非常的陡,爬過一層接一層的平台,到頂上後,才有一些小建築和人活動的地方。
我們去的那天早上下雨,而且霧濛濛的,根本看不見前面的山和路,不知道有多陡峭,所以不知不覺就爬上去了,在山頂等了好一會兒,雲霧都散開後,才發現自己站在至高處,而眼前的那一小片遺蹟就是馬丘比丘。
雖然上瓦納比丘要爬得累兮兮,門票還多500塊台幣,而且因為一天限200個人,門票要用搶的,但這一切絕對值得。
▼ 瓦納比丘的山頂,2667公尺,不是很高,但爬得有點累,雨衣沒遮到的部份褲子和鞋子都濕了。

▼ 山頂上一層層的平台,瓦納比丘又高又陡,印加人肯定是花了不少功夫。

▼ 路途中看到非常特別的階梯,竟然是鑲在石牆上的。

▼ 趁雲都散開時,看到了完整的馬丘比丘,夾在群山和蜿蜒流過的小河中,感覺很不一樣,好像突然變得很渺小。

- 長途跋涉至馬丘比丘
因為馬丘比丘藏在隱密的山裡,交通本來就不發達,秘魯政府為了保護這個世界遺產,也沒有新建太多的道路,因此到現在,前往馬丘比丘的方式只有兩種,走路或坐火車。
要上到馬丘比丘,必須先到旁邊的小鎮——熱水鎮(Agua Calientes)。
第一,可以從庫斯科坐貴得要命的火車。第二,可以坐六小時的車到公路的盡頭,然後沿著鐵軌走10公里到小鎮。第三,最後也最有趣的選擇是走印加古道(Inca trail),那是印加人蓋的唯一進出馬丘比丘的道路,現在已經修復好了,從庫斯科開始,40公里的山路,四天三夜的行程,途中沒有旅館也沒有店家,必須睡在帳篷裡且帶齊四天所需的食物。
然後,從小鎮到馬丘比丘的入園口,要再坐30分鐘的巴士,也有人用走的。
熱水鎮完全是為了馬丘比丘而建立起來的觀光小鎮,滿是旅館、餐廳、商店、旅行社,因為外國旅客太多,街上都寫有英文,餐廳也是世界各國的料理,感覺一點都不像在秘魯。
▼ 小鎮上沒有給車開的路,但有火車軌道穿越。

去程的時後,我們選了價錢和疲累度都是中等的坐車加走路方式,回程則是花錢坐了火車,30公里,兩個小時,單程90美金的車票,秘魯政府對外國觀光客真的是不手軟啊!
▼ 連接小鎮和庫斯科的高級Perurail。

▼ 豪華的火車廂,還有天窗可以好好欣賞風景,如果有附點心就更好了。

人生該去一趟的馬丘比丘,CHECK!

5 留言
Hello very nice website!! Man .. Excellent .. Amazing .. I will bookmark your site and take the feeds additionally?KI’m satisfied to search out so many helpful information right here in the post, we need work out extra techniques on this regard, thanks for sharing. . . . . .
http://www.vorbelutrioperbir.com
Great ?V I should definitely pronounce, impressed with your web site. I had no trouble navigating through all the tabs and related info ended up being truly simple to do to access. I recently found what I hoped for before you know it in the least. Reasonably unusual. Is likely to appreciate it for those who add forums or something, web site theme . a tones way for your client to communicate. Nice task..
https://www.zoritolerimol.com
Very interesting points you have remarked, appreciate it for putting up. “She had an unequalled gift… of squeezing big mistakes into small opportunities.” by Henry James.
https://nhlbox.me/champions-hockey-league-streams
Good info and straight to the point. I don’t know if this is in fact the best place to ask but do you guys have any ideea where to get some professional writers? Thx 🙂
http://www.tlovertonet.com/
he blog was how do i say it… relevant, finally something that helped me. Thanks
https://www.droversointeru.com